5月4日,記者從市人大常委會獲悉,回應市人大代表陳長欽提出的《關于打造閩江水下通道的建議》,福州在加快啟動前橫過江通道建設的同時,還謀劃南北向快速通道(白馬通道),擬統籌利用水下地下空間,有望成為閩江首條水下過江通道,屆時將有效緩解閩江過江橋梁交通壓力。
市城鄉建設局回應
閩江是福州城市建設的一道天然屏障,過江通道不僅是區域交通網絡的重要節點,也是城市空間格局演化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目前,福州三環內規劃11條過閩江通道,已建10條、未建1條(前橫過江通道),均為橋梁形式。
市人大代表陳長欽認為,隨著福州城市人口不斷增加,閩江兩岸的道路越來越擁擠。建議效仿廈門等地建設閩江水下通道,打造閩江“水下高速路”,實現南北貫穿直達,緩解過江的地面交通壓力,從而減少主城區之間的通勤時間,強化城市高速交通樞紐能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市城鄉建設局回應代表建議,福州充分挖掘既有過江橋梁的通行能力,已啟動尤溪洲南橋頭立交改造、金山大橋西橋頭節點改造及閩江大道快速化改造,通過引導車流從流量大的橋梁向流量小的橋梁轉移,構建便捷的橋梁聯系通道,實現將南二環快速交通及浦上大道部分交通,通過閩江大道快速到達金山大橋,進入中心城區。
左:尤溪洲大橋南橋頭立交改造 右:金山大橋西橋頭改造
擬利用水下地下空間
據悉,為緩解福州西片區及閩江過江橋梁交通壓力,市城鄉建設局正積極會同市交通局組織市規劃院深入研究論證南北向快速通道(白馬通道)方案。
該通道北聯繞城高速古城互通,南聯文山洲大橋南三環路天水互通,擬規劃路線為福飛路—白馬路—齊安路—天水路,全長約17.85公里,通過統籌利用白馬河及白馬河公園、閩江水下的地下空間,擬形成銜接城區內外的一體化通道,補強福州西片區路網。
不久前,福州至福清高速公路(閩侯南通至福清陽下段)工程勘察設計啟動招標。線路起于倉山天水村(規劃白馬通道與三環路相接處),終于福清陽下街道,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時速100公里。工程涉及文山洲特大橋建設。
未來隨著文山洲大橋及白馬通道的建設,一條快速路網將縱向貫穿福州主城區核心區域,大大緩解五四路、西二環以及尤溪洲大橋、三縣洲大橋等過江通道交通壓力,實現五四北、鼓臺核心區、倉山及南通的快速聯系。
已通過省、市兩級審核
此外,福州還將加快啟動前橫過江通道建設。作為城區東部“2.5環”工程,前橫快速通道項目北接三環路園中互通,南接林浦路及林浦互通,全長約7.5公里,采用全程高架形式,串聯新店、鶴林、臺江、江南CBD組團。
前橫快速通道項目建成后,將串起前橫大道和福泉高速公路連接線,有效緩解東二環與鰲峰洲大橋交通擁堵,分流東二環、東三環交通壓力,并與新店片區、連江、瑯岐、長樂機場、濱海新城形成快速聯系。
其中,前橫閩江大橋及接線工程作為前橫快速通道組成部分,項目南起林浦路,北至鰲峰路,長2.2公里,寬48米至60米,主橋為雙向8車道布置,沿線在鰲峰路、雁頭路處設置上下匝道,預留南北江濱立交。
示意圖(以實際為準)
根據福州市2023年工作計劃,今年將推進前橫路快速化改造等79個項目建設。目前,前橫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下部樁基工程已先行實施。
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組織市城鄉建總、市規劃院加快前橫過江通道及前橫路快速化改造前期報批。目前,前橫過江通道及前橫路快速化改造已通過省、市兩級審核,待國家審批通過即可啟動建設。
福州中心城區規劃38個跨江通道
部分項目也開展前期謀劃工作
根據《福州城市綜合交通規劃(2020-2035年)》,到2035年,福州中心城區范圍內跨江通道將達到38個(含高速)。
其中包括推進既有規劃橋梁建設,主要涉及前橫大橋、文山洲大橋、馬限山通道、閩安大橋等跨江大橋。同時,規劃新增荊溪-上街通道(鯉魚洲大橋)、烏山路過江通道、白馬通道、站后路過江通道、瑯岐新橋(瑯岐-長樂)、東嶺路-高新區等過江通道。
藍房網根據福州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繪制(以實際為準)
今年3月27日,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標成功中標福州市城鄉建設局烏山路過江通道、工業北路延伸線(二期)工程等12項課題研究服務類采購項目,意味著烏山路過江通道相關前期謀劃工作正在開展中。
擴展閱讀:
福州這條高速啟動招標!市區擬再添一座跨江大橋!
官方最新回復!事關五一路至上藤路的過江通道
位置曝光!福州擬建多個過江通道!
重磅!福州新增一條跨江通道!多條道路改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