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檳看來,到閩東壽寧做公益只是一件“平凡之事”。
同事們說,徐檳這個人做事必定事事到位,因為他有一顆“極致之心”。
2017年底,萬科啟動于福建寧德的公益項目。
從前期的分析報告、政府事務,再到中后期的付款審核、階段報告,徐檳全程參與其中,承擔起了項目大量的幕后支持工作。
按他的話說,通往壽寧的山路沒有豐功偉績或浪漫故事,但令人難以忘懷。
“多年之后,我會驕傲地帶孩子去壽寧看看,告訴她們這是爸爸當年參與建設的地方。”

▲ 壽寧的地形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
徐檳說,當初自己在找工作時,發現萬科的領導都喜歡登山、跑步,覺得跟自己很像,就果斷選擇了萬科。
如果這番話由別人來說,難免略顯矯情。但徐檳說起這個理由,卻一點都不違和。
身高一米八,鐵人三項愛好者,憑借運動將體重從210斤減到160斤,徐檳是公司里小有名氣的運動達人。
不僅自己練得好,他還主動當起了身邊人的健身教練,被大家稱為“徐教頭”。

說話爽快的他,做什么事情都帶有一股沖勁。不僅大小活動有他的身影,每到周末,他還喜歡帶著同事一起到戶外徒步。
即使在壽寧,徐檳也常常停不下腳步,到村里看看農作物,到鄉鎮看老舊小學。村民以為他只是來做工程的,沒想到,他還幫忙研究起了農產品銷售。
在接受采訪時,徐檳問萬周:“你也幫忙參謀一下,現在農村是茶葉比較好銷售呢,還是即食的果仁蜜餞比較受歡迎?”

從招商管理崗、對外行政崗,到后來的新業務投資拓展崗、開發報建崗,徐檳把自己比喻成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
地處閩東偏僻山區的壽寧公益項目,就需要徐檳這塊磚。
2017年底,徐檳接到任務,寫一份有關閩東地區的分析報告。誤以為公司要開辟新市場,他吭哧吭哧拿出了一份詳細的報告。

▲ 萬科集團監事會主席解凍到壽寧縣考察。
沒過幾天,集團總部幾位負責人到訪寧德會見當地領導,徐檳也隨行其中。這一次他才知道,原來公司要在寧德開展精準扶貧公益項目。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一個多月內,萬科集團高層連續3次來到寧德市調研,在40天內出具了設計方案,兩個月左右基本敲定了這一項目。
隨后,萬科集團與壽寧開展正式合作,由萬科捐資1.2億元并負責援建壽寧東區中學。作為項目成員,徐檳和建設團隊一起住進了壽寧。
▲ 項目開工,萬科工程師們在現場宣誓。
壽寧縣地處閩東山區。380多年前,明代文學家馮夢龍曾來到這座偏僻的山城,寫下詩句“地僻人難到,山多云易生。”
直到上世紀90年代,當地山路仍然崎嶇難行,人們開玩笑地說:“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
盡管山多地少,壽寧縣政府仍盡力為項目提供最好的儲備土地。然而,這片“最好的地”也僅是山腰上210畝的狹長空地,高達90米的垂直落差讓徐檳感到了不小的壓力。

▲航拍壽寧。
在項目落地的階段,徐檳每天都要面對一系列“靈魂拷問”——
設計團隊:你能不能整塊好的地過來?這么點地怎么做設計???
工程團隊:山地多,雨季長,工期又緊張,我們也壓力山大??!
成本團隊:錢都砸在地基和邊坡里了,成本控制不住??!
▲ 施工中的壽寧東區中學。
處處跑腿,天天開會,作為項目的協調人,徐檳只好繼續找人、找公司、找政府。
當地干部們看到,不知疲憊的萬科團隊下午還在壽寧現場,晚上又趕回福州開會。為了節省時間,有的部門干脆直接派人到項目現場辦工。
讓徐檳苦笑不得的是,團隊里的工程經理葉其雄有一天找到了領導請假,說要回老家結個婚。
結果沒過兩天,小伙子剛結完婚又溜回了工地,啥事沒發生一樣繼續干活。
“就像打王者榮耀一樣,我就是個打輔助的‘奶媽’,全靠兄弟們在各崗位出力頂著,項目才能順利落地。”徐檳說。
▲ 工作中的徐檳。
對做慣了商業策劃的徐檳而言,參與中學建設是一次全新的職業體驗。
“在萬科,做過再高大上的商業項目也不稀奇,但是在山區建學校的機會可不是人人都能有。”

援建項目啟動之初,縣里曾提議將該學校命名為“萬科東區中學”,但遭到了萬科團隊堅持拒絕,最后命名為“壽寧東區中學”。
如今,當外來的人們在縣里問路時,當地鄉親還是習慣把學校稱為“萬科中學”。
徐檳說,一開始并不理解為何縣里這么重視學校,直到跟著當地干部下鄉,見到偏遠山區老舊的教學樓,才真正明白壽寧項目對當地人的意義。


▲ 壽寧縣里的一些老舊校區。
“以往我們做商業項目都是企業追著部門跑,在壽寧項目,反倒是政府主動來問企業需要什么。”徐檳說。
忙的時候,徐檳經常和當地年輕干部開會到深夜,然后在路邊的燒烤攤里“擼串”夜宵。
不少干部經常問這位省城來年輕人:現在省里的經濟轉型發展勢頭如何?你覺得未來壽寧縣會有哪些新機會?

▲ 壽寧縣一景。
徐檳認為,盡管地處偏遠山區,壽寧依然有著充滿理想的年輕人,他們眼里依然有光。
在壽寧東區中學項目建設的同時,福州萬科也積極推動扶貧農產品銷售,而徐檳就是這一個幫農產品進城的“帶頭人”。

▲ 徐檳在推介萬科與壽寧合作的扶貧農產品。
去年中秋節前,得知公司正在采購節日慰問品,徐檳想起在壽寧見到農民種植的筍干、花菇、錐栗等農產品,正是城里人少見的好東西。
閑不住的徐檳馬上開始倒騰。他拉著公司品牌崗的小伙伴林傳樞,找來了公司合作的設計團隊,拿來一堆農副產品玩起了手繪包裝設計。
原本只有一袋塑料膜的簡陋包裝,被精致活潑的現代禮盒取代,看到了徐檳帶回來的設計樣品,大伙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一年多來,僅福州萬科在壽寧采購的農產品就已超過百萬元。
但最令徐檳高興的是,通過萬科團隊推介,當地農戶與城里的設計公司合作越來越多,農產品電商經濟在壽寧縣開始紅火,不少年輕人也聞風返鄉創業。
如今,項目建設已經進入到了施工階段,作為統籌角色的徐檳也不再需要天天往來項目部,但他反而多了個外號——“小賣部部長”。
在壽寧彎彎的山路上,徐檳不知道自己還會走多久,但他知道,壽寧將是一生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