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縣(市)區主要流域水質排名依次為(從相對較好開始):閩侯縣、長樂區、馬尾區、高新區、倉山區、連江縣、永泰縣、閩清縣、羅源縣、晉安區和臺江區(并列)、福清市;按照水質改善幅度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馬尾區、長樂區、永泰縣、倉山區、閩侯縣、連江縣、高新區、晉安區和臺江區(并列)、閩清縣、羅源縣、福清市。
小流域水質排名依次為(從相對較好開始):馬尾區、晉安區、永泰縣、閩清縣、連江縣、閩侯縣、高新區、羅源縣、福清市、長樂區;小流域水質按照改善幅度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馬尾區、高新區、晉安區、連江縣、永泰縣、福清市、閩侯縣、長樂區、羅源縣、閩清縣。
根據通報,今年以來,各縣(市)區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積極開展城市內河整治,加大城鎮生活源截污工作,閩江水質有明顯改善。但城市下游地區和龍江流域由于人口密度和開發強度大,環?;A設施配套滯后,水環境改善的難度相對較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排名不涉及城市地下水、黑臭水體和飲用水源地,而是根據主要流域省考斷面和小流域考核斷面的水質進行評價。排名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推進各個地區水污染防治工作進程,提高各地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積極性,保持“好水”增多、“壞水”減少的良好態勢,提高群眾獲得感。